朱家角镇沈巷社区30户居民乐了~旧房换新居,推开幸福门

2021/7/8 9:46:20  来源:青浦大调研     选稿:王冰倩

  “我原来住的地方是沈巷路118弄6号102,面积只有三十多个平方。经过政府努力,我已经拿到新房子了,心里很开心……”居民金星豪提着伞、拿着档案袋,丝毫不在意梅雨时节的瓢泼大雨,笑容满面地前来办理腾房及置换房安置入户手续,并成功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原来,位于朱家角镇沈巷社区的置换房小区泖峰苑一处物业内进行着一项旧住房成套改造置换安置的手续办理工作。就住于沈巷路38弄29号及沈巷路118弄6号的两幢老房共30户居民分批次办理着最后的签约腾房等安置入户手续。手续办好了,钥匙拿到了,沈巷社区30户居民终于彻底告别过去的危旧房生活,正式推开新居的“幸福之门”。

  然而,这“幸福之门”可谓来之不易。早在2002年开始,政府就把目光投向成套房改造的项目建设中,累计完成了65幢旧住房的成套改造工作,总计约1956户,面积约143700平方米。剩存的8幢房屋(新风新村4幢、沈巷社区2幢、东湖街1幢、胜利新村1幢)在2015年被立项为“朱家角镇成套房改造二期”后,却由于施工条件、技术问题、法定程序、城市规划等因素,一度被“叫停”,止步于“计划而未改建”项目,使得这项成套房改造工作变得前景堪忧。

图片说明:工作人员向居民征询旧住房置换安置方案意见

  一头是成套房改造工作面临重重阻力,一头则是老旧房居住品质越来越低。就拿老金来说,他所住的沈巷路118弄6号102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没有独立煤卫,这是老旧房在那个年代的共同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门窗出现裂缝、窗户打不开、墙壁发生脱落霉变、阳台钢筋完全裸露水泥大块脱落、门不完整靠几根小木条补丁……大大小小的问题撕扯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给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给居民的居住安全也带来了不小威胁。

  旧住房档案

  房屋名称:沈巷路118弄6号

  建造时间:上世纪八十年代

  房屋面积:30左右平米

  房屋数量:12户

  房屋情况:无厨卫,墙体霉变脱落,屋顶经常漏水,电线裸露老化,水泥脱落钢筋裸露,楼梯破损狭小。

  周边环境:过道狭窄,无停车位,电线遮挡,周围无优质基础设施。

  事关民生福祉,必定攻坚克难!面对旧改困境,区、镇两级政府坚定决心,广泛听取意见,研究良策举措。区领导信访接待并批示指示、政府多部门协调磋商、专家组反复现场研究论证、人大代表积极提案建议……经过一系列、多方面的努力,这项跨度五年的工作,终于在2020年9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经新城公司与朱家角镇人民政府多次协商并报区政府研究,决定对“朱家角镇成套房改造二期”项目采取旧住房置换安置方案,于2020年11月正式启动旧住房成套改造置换安置工作。

  民生无小事,项目实施过程中,从摸底调查资料,了解老百姓意向,到制定具体方案,工作组主动放弃休息,一趟趟“楼上楼下”和居民谈心,一句句“阿姨叔叔”和居民交心,只要老百姓有空,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总是按时出现在约定地点,给老百姓讲政策、算方案,全过程做到政策全公开、信息纯透明。特别是遇到老百姓提出的实际困难和疑难问题时,城建中心与征收一所综合研究、精准施策、反复上门,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为居民“保驾护航”,提升“获得感”。

  就这样,每一次设身处地地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做工作,赢得了旧住房居民的广泛信任,获得了他们的全面认可,也促使这项工作有了一个良好开端。截至6月21日,沈巷社区两幢旧住房共30户居民率先100%完成置换安置入户。从签订同意方案征询单、抽签选房、签约置换安置协议、办理腾房入户,整个过程不可谓不艰辛,取得效果不可谓不显著。

  新住房档案

  房屋名称:泖阳路100号

  建造时间:2016年9月

  房屋数量:906户

  房屋面积:80-100左右平米

  楼房环境:楼房间隔大,房型楼梯结构好,房型选择多,房间采光足,小区车位多,绿化环境美,文娱设施丰富。

  周边环境:幼小初学校百米距离,配套的道路、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超市、菜场等便民场所俱全。

  如今,旧住房成套改造置换安置方案共涉及的8幢楼已完成两幢,剩余6幢楼146户还在紧锣密鼓地继续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