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太卷了,好看好吃好玩……我们还主打一个环保

2024/3/27 12:09:19  来源:青浦大调研     选稿:潘馨仪

  今年春节,青浦练塘茭白叶编织代表上海市非遗亮相央视,非遗传承人沈萍带着她的年味作品向全国人民送去祝福。

  茭白叶编织是一种怎样的技艺?它又为何能在青浦练塘生根发芽?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近了沈萍的编织生涯。

  阿特麦园区内的儿童乐园两侧,遍布着手工工坊,红木雕刻、陶瓷器皿制作、木工作坊、皮具制造、烘焙工坊……路过一双双专注的眼神,我们找到了茭白叶编织非遗传承人:沈萍。

  沈萍主动与我们打招呼、自我介绍,一头细软短发蓬松可爱,圆圆的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说起话来十分有趣,一边聊着一边紧顾着手上的(茭白叶编织)活儿,很难想象眼前这位热情的手工艺人已有年近半百的积淀。

  沈萍从小热爱手工,编柳条、织毛衣样样都行,只要她看一眼就能按照记忆将它还原。沈萍颇爱创作,常常一个灵感来了就能在家创作几天几夜,直到做出来为止。进入柳编制品厂上班后,她开始挂心于寻找一种可以替代蔺草和柳条的原材料以节约成本。有一次,她将晒干的茭白叶整齐地铺进蒲团内里做填充,正巧被一位日本商人发现并深深喜爱上茭白叶清甜怡人的香味,机灵的沈萍立刻抓住了商机,按照日本市场需求,沈萍回家用茭白叶做了一系列样品,经过打样核检、品类分配、尺寸确定后,练塘茭白叶编织顺利进入日本市场,从1994年至今,市场需求量越来愈大一直供不应求。

  在茭白种植面积每年高达两万亩次的练塘,茭白叶与编织的相遇就像是一场及时的“双向奔赴”,茭白叶编织雨后春笋般兴起,在沈萍等人的带头培训下,茭农们忙时种茭白抢收成,闲时编茭白叶做出口加工。最兴时有上千户家庭参与编织,每到过年,沈萍就和丈夫拖着几麻袋的钱给农户发工钱,场面很是欢乐。茭白叶编织每年回收利用废弃秸秆近三万吨,总产值约达三千万,正如沈萍所说:这背后,是千百个练塘手工艺人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造的事业。

  讲起自己进课堂给小朋友上茭白叶编织课的经历时,沈萍停下手里的活儿喜笑颜开地模仿着孩子们的说话,而我的眼神被她僵硬、变形的指关节震住了。谁说时光没有在她快乐的脸庞上留下一丝艰辛,原来都烙在了手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传统的编织劳动早已不是年轻人的选择,年迈的老人有的体力不支持,有的儿女不支持,茭白叶编织出口的生意越来越供不应求。沈萍对此并不担忧,她开始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创作,专注于研学培训,研发茭白叶除了工艺品之外的用途。因为她深信,一项有根基、有产业化、有传承的非遗一定是独具生命力的存在,而她则需要用不竭的创造力,等待另一个新生时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