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亲历者说

全国第一个现代农业开发区——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

2020/4/12 9:29:04 来源:东方网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的建立,是历史赋予浦东新区的一项重要使命。从开发都市现代农业到建立‘两个桥梁’,从发挥三个功能到实现四个提升,浦东这个曾经芦苇荡摇身一变成为全国首个现代农业开发区,让中国农业真正接轨世界。”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的建立,是历史赋予浦东新区的一项重要使命。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进入80年代,日本、新加坡、韩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相继开展了对都市农业的研究,并不断完善“都市农业”概念的内涵。都市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其特点主要为:一是农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融合于一体;二是城市对农业的要求不仅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功能的共同开发和有机统一;三是农业的发展水平达到较高的现代化水平,并以规模化的集约农业、设施化的高科技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农业和高度开放的外向型农业及它们的有机统一为主要形态;四是必须在环境、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概括起来讲,都市农业是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大都市提供特殊服务功能的有机结合。

  在浦东开发初期,市区两级领导就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浦东开发如何在重点开发城市化地区的同时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防止和避免农业的萎缩,真正做到一、二、三产业和整个新区社会的综合发展。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的赵启正同志有过深思熟虑。当初他说:浦东开发必须城乡一体,农业开发与整个浦东开发必须同步,发挥孙桥处于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浦东的区位优势,有条件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国外现代农业的差距,让中国传统农业与国外先进农业接轨,率先建设现代化都市农业。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浦东新区管委会作出了建立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的决策,并把它定位为都市型现代农业。

  孙桥正好有个优势。当初孙桥镇里有个芦苇荡,土地是围垦的,用黄浦江的泥吹填出来的,那时候孙桥乡还是人民公社,从70年代初开始,把这个芦苇荡改造成一个农场,农业、种植业、养殖业都有。用这个围垦的农场来建设农业开发区,有基础,也避免了占用原有农地的弊端。

  孙桥开发区跟浦东新区其他地方的开发模式是一样的,也有一个主体开发公司——上海浦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当初的注册资金是1.2亿,国家国有资本占到60%,孙桥镇占40%,区域范围4平方公里。这样,孙桥开发区作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农业开发区就形成了。1994年9月6日正式挂牌。由于孙桥开发区是芦苇荡农场改造的,挂牌仪式非常简单,农场想办法拼凑了不到10辆卡车,把卡车的板子卸了搭个台,就是一个报告台。

  那么,这个开发公司到底开发什么呢?赵启正副市长给了一句话:两个桥梁。一是中国农业接轨世界农业的桥梁,二是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桥梁。他说:“你们把这两个桥梁研究深、研究透就行了。”他在开发区成立大会上还讲过:“我们建立现代农业开发区,不是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而是着眼于引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技术,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起到促进作用。”

  围绕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当时我们提出了三句话:“立足浦东,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浦东是全国的浦东,农业产业化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完成,上海农业不可能做得最大,但是上海有两个优势,一是资本,二是技术,可以做得最强,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这跟浦东开发的目标是一样的。

  开发区发展的具体定位主要是围绕四个方面。一是设定一个目标,即都市现代农业。它不单单是一个农业的开发而已,它是农业产业化的开发,注重产业的融合性、资源的节约性、生活的服务性、功能的多样性、市场的灵敏性。二是建立“两个桥梁”,把它们作为发展的主脉。三是发挥三个功能,即产学研结合功能、示范推广功能、观光休闲功能。不是为开发孙桥而开发,是要推广机制,带动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四是实现四个提升,分别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广服务和产业经营。

  从形象开发到功能并举

  孙桥从1994年开始主要是形象开发,1998年后进入到形象开发和功能并举阶段,我觉得孙桥实现了设定的目标,没有辜负当年立意深远的定位,这一切在实践中都能看到。

  一是以科技农业为支撑,重点培育形成设施农业、种子种苗等几大科技产业。

  拿设施农业来说,我们首先引进荷兰自控玻璃温室,并对其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1995年全市作为重大项目引进的温室共5套,4套都失败了,只有孙桥成功了。当时全国都在说洋温室水土不服,但是从孙桥的情况看,还是服的。孙桥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加快了自控温室国产化的进程,1995年引进的荷兰自控玻璃温室并于2000年研制了国内第一座自控玻璃温室,并很快投产。2006年6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孙桥的时候,我们事先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也是3万平方米的国产玻璃温室,放在进口温室的后面。胡总书记问我两个温室的效果和价格怎么样,我回答说:“功能上差不多,价格上面下来了,国产温室价格每公顷大约400万元左右,和荷兰引进的相比低了100万元以上。现在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我们也加快了推广,在全国各地建设了30多公顷温室。目前上海生产制造的自控温室已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总书记听了很高兴,他说:“上海自控温室的生产制造,第一步走出了上海,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走向世界。”有了现代化农业设施,农产品的工厂化生产得以实现,最明显的是菇业,是工厂化生产的典型。温室效益是按平方来计算产值的。陆地种水稻,一个平方产值是1.5—2元,小的温室棚产值大概是15元,孙桥普通的棚是150元,孙桥的菌菇棚是1500元!开发区建立的前5年,除了3万平方米荷兰自控玻璃温室,孙桥还引进了10万平方米法国温室,自行设计建造了4万平方米国产化智能温室,另外建造了30多万平方米连栋温室和单体塑料大棚、1.08万平方米半工厂化育苗设施,还建造了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设施和工厂化育苗设施以及植物组织培养室等,工厂化、设施化农业就初具规模了。

  还有种子、种苗产业和其他农业科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最初引进荷兰温室,用的种子全是荷兰进口的。我们中国卖种子论斤卖,他们是以颗来卖的,最贵的两块钱一颗。孙桥成立了一个种子公司,跟农科院合作,包括种子的育种、繁种和加工。我们给种子穿上衣服,科技术语叫“包衣”,把肥料、水、农药包在外面,颗粒放大8倍。通过包衣技术,种子成活率高达99%。2003年孙桥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合作治沙项目。鄂尔多斯有6000万亩治沙地,在20多年前就开始了治沙行动,可惜传统播种成活率从未超过50%,利用了孙桥的包衣种子后,飞播面积超过1000万亩,成活率达70%。开发区还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施肥,喷滴灌和微喷灌,生物防治蔬菜病虫害,冬季加温,人工补充二氧化碳,电脑对温、气、肥、水诸生长要素自动调控以及人工培植、海水繁育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蟹苗等先进技术;选用种植了优质、高产、抗病、无限生长型蔬菜以及瓜果、花卉等品种,成为高科技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二是积极探索新兴产业领域,在生物技术方面有所突破。

  国家对种子和生物技术都非常重视,所以孙桥围绕这两个方面,搭建了以生物技术为主的研发创新平台。孙桥引进荷兰温室后,里面植物传粉用的蜜蜂——熊蜂,也是进口的,1.5美元1只,只能够工作3个月。孙桥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破解了熊蜂繁育的难题。另外还有细胞工程,在农业上叫植物的组织培养;微生物工程,比如废弃物的处理,这些方面孙桥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孙桥农业开发区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科技园区,是全国的第一批。

  三是主打品牌农业,实现了品牌农业出效益的目标。

  从园区建立的第一天起,孙桥就坚持“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立足园区科研和产业资源,选择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和农产品以“孙桥”为名进行品牌培育,并注册了绿色食品著名商标。从农产品的品牌,成为一个企业的品牌,然后到了区域品牌,最后到了城市品牌。孙桥开发区是个企业也是个地域,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的农产品推演成为这个企业和区域的品牌,并最终转化为上海这个城市的品牌。注重了品牌,注重了标准化和安全,也就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当时“孙桥”牌黄瓜、番茄、甜椒等蔬菜源源不断地供应各大宾馆、超市,摆上了普通市民的餐桌,还销往到中国香港、日本等地。1995年孙桥的一个甜椒在香港售价能达到15元。

  四是发挥了服务农业示范、辐射和服务的功能。

  服务平台是科技平台的延伸,是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全面服务的平台。孙桥除了具有传统的农业销售服务平台外,还建设了全国性的农业科技展示交易平台,引进了上海农业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结算平台,目的是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最全面的优质服务。根据不完全统计,入驻开发区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技术向全国各地辐射的面积超过3万亩。开发区通过外建科技产业化基地等方式,将自己的技术向全国各地推广,辐射超过13个省区。如种子飞播技术向内蒙古辐射,设施栽培技术向乌鲁木齐、吐鲁番、克拉玛依、宁夏、江苏华西村以及河南三门峡辐射,玉米制种技术向甘肃张掖辐射,蘑菇培育技术向河南和安徽贵池辐射,甘蓝技术向河北辐射,小白菜栽培技术向青海辐射,此外还有蔬菜栽培等各种技术向江苏扬州、河北省张家口市、湖北省远安县茅坪镇辐射。孙桥在克拉玛依还有个技术交流服务项目,叫做农业的远程诊断。那边的农作物生病了,数据传输过来,我们教那边的人员怎么用药,怎么应用温度。汶川地震后,孙桥承建了上海援建都江堰市重大农业项目——都江堰现代农业科技园。2009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到都江堰看到孙桥在那里援建的现代农业园区,给予了很高评价。

  五是农科教游相结合,整体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孙桥与全国科协和上海市宣、教、科、旅等部门联手建立了科普教育、学生学农基地;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了教学研或科研成果中试产业化基地。另外,根据科技农业具有观赏性的特点,孙桥的现代农业旅游也成了当时的一大热门,游客最多的时候一年接待参观人数60万人次,让很多市民领略了科技农业的新奇和美好。

  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先试先行

  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的建立,不是传统意义上办一个国营或集体农场,也不是办一个科研部门所属的试验场,它必须在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一系列创新,孙桥开发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推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在孙桥开发区,不论是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农副产品加工业,都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要来安排和调节生产。开发区生产的优质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名特水产等农产品,全部作为商品投放于宾馆酒家、大型超市等消费市场,接受市场检验,参与市场竞争,一切产品的效益都通过市场来实现。

  二是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企业化。按照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孙桥开发区成立了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按企业化进行运作。分别成立了上海浦东都灵园艺有限公司、名特水产有限公司、食用菌分公司等分(子)公司,直销自控温室、农产品配销中心、旅游接待中心等独立核算经营单位,与益益久集团和上海水产大学(现为上海海洋大学)等合资成立了上海浦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名特水产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生产经营、独立经济核算、员工竞争上岗、工资报酬和经营效益挂钩、经济目标责任制等一系列企业化管理办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是农产品产加销实现一体化。组建农产品配销中心,初步形成以自控温室产品为主体的冷藏保鲜、分拣包装、储运配送、批发直销等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在航空公司、涉外宾馆、大型超市等建立销售网点。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不仅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为走出一条“公司+农户”之路,逐渐形成以公司为龙头,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创造了条件。

  四是投资多元化。孙桥坚持以独资、合资、合作、土地或农业设施租赁、技术入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各类资金、各种资源共同开发,从而形成开发区中外资、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共同入驻,共同投资开发的良好态势。

  20世纪90年代有专家评价说,孙桥是“中国外向型农业的开拓者”“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者”“中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先行者”“上海现代都市农业的体现者”“90年代初中期农业发展的引领者”。孙桥的现代农业当时在全国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品牌。

  亲历者简介

  张明华,1952年生。1994年至1995年,任浦东新区孙桥乡乡长、党委书记。1998年兼任上海浦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后,历任浦东新区农村发展局副局长,上海浦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江功能区管委会副主任等职。

  (本文选自《口述上海改革创新(1992-2002)》,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