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亲历者说

金桥开发——以人为本创新为魂

2020/4/13 10:35:00 来源:东方网

  开发开放浦东是上海城市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回顾过去,非常有意义。我是从1990年到1995年,在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工作了五年。这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这五年开发区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日子。有幸能够参与浦东的开发和建设,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怀念那个初心如磐、激情澎湃的年代。今天,主要是回顾一下在金桥工作五年带来的感悟和思考。

  战略和规划:统一意志的最强语言

  我到浦东的时候,金桥地区还是一片农田和老的农宅等。去了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开垦土地、建房子,而是制订规划。浦东开发中的金桥开发区规划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它必须符合上海这座城市以及浦东地区的整体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管长期的,规划是管中期的,计划是按年来算的,有了一个整体发展战略,然后就可以按年度进行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是一件大事,不可能随心所欲。作为开发区的总经理,必须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上海市政府的要求下,根据浦东新区的发展战略将金桥出口加工区的规划做好,这是首要任务。

  我们要制订的规划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基础设施规划(Infrastructure Planning),二是产业发展规划(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nning),三是社会发展规划(Social Development Planning)。这三大规划都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Urban Planning)之下展开。当时浦东三大开发区的规划编制,都是按照这个思路在进行。尽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寸土地都还没有开发,但这件事情抓得很紧。在完成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编制后,按照当时的情况,是要报批国务院的。因为这个报批过程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就在规划上报、审批的那个阶段,到所辖区域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金桥原有的建筑物、产业及居民住宅进行排摸、梳理,对社会环境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在担任总经理没几个月后的1990年底,我就完成了《论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与规划的战略》。这份报告其实是我在开发初期对金桥进行的调查研究和初步工作思路,也是一份总经理对公司的述职报告。这份报告我记得还是用四通打字机打的,不像现在电脑排版这么方便,打印出来也没有很好装订,用切纸刀裁切后发给公司员工,人手一册。当时也不知道哪来一股劲,每晚上都要干到十一二点,差不多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这份材料中可以看到,我们当年制定的1990年到2000年的发展目标,后来基本都实现了。所以说,当一名总经理,当一个企业家,工作中有没有方法论非常重要。正是因为参与了浦东开发开放,我们可以边干边学边出真知,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让目标变得清晰可见,使任务有操作性、能落地,并力争进一步做到极致和完美。

  金桥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不仅是我们自己重视,也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市规划局以及浦东新区领导班子、浦东新区规划局的热心指导。1993年,我们把金桥出口加工区的开发图册做成一本小册子,涵盖了21种规划图,可以说各种专业规划一应俱全。在此后的招商引资中,我们给每一位前来咨询的中外客商送上这本《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规划图册》。好多企业的领导来看了以后就说:“有了这份图册,就证明你们能够一张图纸干到底,直到最后成功。”在当时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我们就是靠着这本图册来展现我们的意志和决心,通过我们的精神来感染每一位投资者。很多企业也是因为这本图册看到了金桥的未来,决定在这里落地生根。同时,编印这本规划图册也要告诉我们所有的员工,金桥的未来就要从这一张张蓝图开始,通过我们不懈地坚持和奋斗来创造美好的事业,实现我们的理想。幸福是要靠干出来的!

  很多人都会问我,你没有学过规划,之前也没有从事过规划工作,怎么会对规划如此重视?又是怎么去学习的?这件事情对我来说,肯定是很大的考验。我是机电工程师出身,以前曾经做过很多机器和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产品设计。对于画图纸,我是有基础的。在编制金桥出口加工区规划的时候,当时的市政设计院是在金桥现场办公的,他们在一个临时办公地点组建了一个小班子,大概有5、6个人,帮助我们公司画图纸。我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坐在他们旁边看,见缝插针地去学习。当时,我对城市规划比较无知,但有一个强烈愿望,希望能够参与到市政设计大规划中,所以经常去请教市规划局的夏丽卿局长和在市政设计院的专家。这时候能和有知识、有经验的人面对面讨论问题,令我受益匪浅。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激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比如,相邻的两个产业园区如果布局同类产业,那么原先设计的基础设施所提供的能源就有可能不够或者放空。因此,我就萌发了要对土地和产业之间进行向量配置的想法。后来,我用匈牙利法01模型,对不同的产业向量和不同的地块向量进行配置,力图平衡资源配置,这一思路就是今天的共享经济的理念。另外,因为我是从工业系统出来的,比较容易从产业生态的角度去考虑各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以及一次产业、二次产业、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制订基础设施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时候,我们根据金桥人口发展模型研究制订了金桥开发区的社会发展规划。因为我觉得,如果开发区只有前两个规划而没有社会发展规划,就不会有良性发展的生态圈,就不可能做到产城融合,久盛不衰。

  我们当年建立的人口发展模型主要包含三个集合:一是动迁居民的集合;二是白天有人而晚上没人的集合(主要指金桥住宅园区,即碧云社区);三是晚上有人而白天没人的集合(主要指金桥工业园区)。当然,后两个集合会有交集,有可能就是在工业区工作而居住在附近社区的人。此后,我们根据社会发展规划建设了金桥碧云社区,成功地证明了金桥开发区可以在战略发展上做到产城融合,但在物理空间上实现产城分开,可以成为一个既能让大家乐业又能够安居的有机体,可以充分体现金桥开发区功能布局的内在合理性和巨大优越性。

  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我们是很谨慎、小心的。尽管我们是外行,但我们都知道规划是金,一切都要从规划出发,开发区最能够统一人们意志的语言就是规划。无论是谁,都不能越红线,不能做出格、违反规划理念的事情。但是无论是谁,都要带着创新的精神去做工作,否则事情就干不成。1992年,金桥开发公司制作了首期开发的10平方公里的模型,我们不满足于这样的物理模型,又在实物模型之上方架起了两套轨道,并在其中一根轨道上装置了一个可以垂直升降的小型摄像机,摄像机的信号被连接到一个大屏幕电视机上,这好比是一架无人机在空中俯视开发区。在我向来宾介绍时,就可以方便地调节摄像机的x、y、z 三维度的参数,并在屏幕上获得相应的视频图像,使来宾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现场。当年,参观过这个模型的中外贵宾都对此留下了深刻印象,无不为之赞叹。

  金桥开发区规划的制订过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集思广义、敢为人先的特点。后来我去市人大、市政协工作后,更加深刻地感觉到,规划在通过人大形成法律文件之前,就应该凝聚各种智慧,尽最大可能减少遗憾。当然,规划的实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金桥一开始开发的是4平方公里土地,在这个过程中碰到问题,我们就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浦东新区政府反映,包括与规划部门不断交换意见,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进。那个年代,碰到问题时大家都会迎难而上,我不是一个人在干,而是所有人都出主意、想办法帮忙一起干。这些工作经历是非常宝贵的回忆,至今仍然令人感怀留恋。

  基础设施:必须坚持世界一流水准

  浦东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水准的方向,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所以,在制订金桥发展的各项指标,包括出口创汇、产业发展、功能布局,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等方面,都要符合这个方向。在金桥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立足长远,建设一套能够相对完整而超前的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的高标准基础设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质疑,但最终的发展证明我们当初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首先,金桥开发区里的工业区道路都是按照24米宽的路幅标准建造,这是针对出口加工区车辆运输的需要特意设计的。因为集装箱卡车的转弯半径需要13米以上,如果道路小于或者等于16米,就意味着集装箱卡车转弯时其他车辆都不得不暂时停下来。当时公司建设资金短缺,有人认为设计这么宽的路幅太过浪费和超前,但是我觉得,只有坚持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才能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如果当时道路做窄了,看上去得地率比较高,其实格局就小了,引进产业会受到限制,就做不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现在,全国开发区的道路差不多都是按这个标准来建设的,我们金桥在25年前就做到了。

  其次,我们主动提出建设金桥立交桥,解决了事关全局发展的瓶颈问题。1992 至1995年,浦东进入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形态开发阶段,以“两桥一路带三区”(两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路:杨高路;三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为中心,展开第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杨高路就是连接黄浦江上两座大桥,贯穿三个开发区的主干道。金桥开发区布局在杨高路一侧,经过开发区的杨高路长达6公里,在这6公里区域范围中,来自市区的车辆,无论是货车还是客车都只能右转弯进入金桥开发区,开发区内的企业和居民不能横穿杨高路。在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当时的金桥就是一座孤岛,进区企业和居民的出行非常不便。另一方面,从金桥开发区向北就有一个外高桥保税区(当时对外叫自由贸易区)。如果车流在金桥地区受阻,那通往保税区的道路就不可能畅通。保税区的贸易吞吐量很高,如果货车不能畅通进出,就会影响到保税区的发展。为了顾全大局,我们决定自筹资金,在生活区和工业区交界处的金桥路和杨高路十字路口建设一座立交桥。

  在公司开发初期做这件事情,我确实承受了很大压力。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应该是市政府和区政府建的,为什么要我们公司建?但是我感觉,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会影响金桥的发展,还会影响外高桥保税区乃至整个浦东开发开放的进程,这件事情再困难也要做。后来,我们通过建立模型、对道路交流流量进行了精密测算,对金桥地区未来30年的道路交通流量作了前瞻性预测。此后的发展证明,当时所作的交通流量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金桥立交桥于1994年底竣工通车,刚建成的头两年,马路上基本看不到车子,也有人质疑我们搞面子工程。但是到1997年以后,通车量就大了。

  现在回想,当时作出这个决策完全正确。如果没有建设这座立交桥,地区交通会乱得一塌糊涂,选址路口的四周都会建起高层建筑,后面再想进一步动拆迁改造,建设成本就会非常昂贵。但是,在浦东开发初期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要作出这个决策真的很难。新区政府要我们自己借钱、负债经营,开发区总经理身上的担子是很重很重的。我们当年主动要求建设这种大市政和小市政连接处的基础设施,不仅要有前瞻性和全局观,更需要有勇气。所以说,作为一名企业家,既要考虑公司内部的微观效益目标,同时也应该树立社会整体效益的观念。对今天的企业家来说,当个体承受压力的时候,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目标和理想,政府和社会就应该给予支持。

  第三,金桥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在“七通一平”(即给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通信系统、供电系统、燃气系统、集中供热系统以及道路平整)的基础上增加了VSAT通信与集中供热,超前实现了“九通一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的通讯主要是靠固定电话,但是电话拿起来常常听不到拨号音,电话很难打通,因为当年使用的不是程控交换机技术。对开发区来说,开发区内部的企业打不通电话,就会耽误进出口销售等,是很麻烦的。所以我们就引进了上海科投公司下面能够提供卫星通信的VSAT公司,以确保在极端通讯条件下,园区内企业能使用甚小口径天线的卫星通讯技术与世界各地保持联系。1992年,我们只花了100天时间就把这个项目干成了。VSAT公司的董事长是上海市原副市长刘振元,我是副董事长,余建国是总经理。金桥开发公司作为投资单位之一,参与了VSAT公司的投资。这个项目其实代表一个国家的通讯水平,时任市委书记吴邦国还专门为公司题字“一步登天”。

  另外,在金桥开发区,我们不允许任何企业自建锅炉房,而是统一由一家国际著名的热力公司和金桥公司合资,提供集中供热。因其燃油且严控污染排放,所以金桥招商引资的广告语“One Chimney”(一个烟囱)很有吸引力。正因为有“一个烟囱”,整个工业开发区里因办厂而产生的烟尘基本没有了,这一举措超前实现了金桥开发区的环保目标。这家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很难赚钱,后来就经营得非常好了。当时建这个集中供热项目金桥公司内部压力不小,但我坚持下来了。后来我听说,江苏省好多开发区都请这家公司去做集中供热。

  1994年,金桥开发公司还建成了排水量为每秒22.4立方米的金桥雨水泵站,为当年全市最大的雨水泵站之一,用以确保金桥开发区区内企业在百年一遇的雨季时不受损失。我们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超前规划,在当时曾经受到不少质疑,但作为公司的第一责任人,要能顶住压力,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世界上没有哪一本书可以告诉我们怎么当开发区老总,全靠使命感一步步地推动我们往前走。金桥开发区虽然是普通的工业区,可是我们在创新方面,绝对不输给国外的开发区,我们往往有决心做别人觉得困难的事情。

  滚动开发:浦东开发中的重要创新

  主导开发区开发建设的金桥开发公司刚起步时,就要着手进行动拆迁并建造农民动迁房,刻不容缓地建造“七通一平”基础设施,浦东新区要求金桥开发区先行出形象的任务更是艰巨。当时,政府只给了开发公司20 万贷款作为启动资金,相较于开发所需的巨额资金,可谓杯水车薪。

  在公司成立之初,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下,几个国资背景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作为一方,和金桥公司一起成立了中中合资的“金桥联合投资开发公司”。浦东开发已近三十年,金桥、陆家嘴、外高桥、张江这四个有过同样经历的开发区,都对当年曾经给过我们第一推动力的中资企业心存感激,对他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没齿难忘。

  在基础设施刚展露地面时,中外客商纷至沓来,其中不乏许多世界500强企业,这时金桥开发公司进行中外合资就正当其时:一是公司的持续开发需要更多资金,外资进入可以补充资金不足;二是中外合资后,公司可以享受“二免三减”的优惠政策,降低开发成本;三是能够提高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外资企业想法。此后,金桥A股与B股上市获得成功,公司获得了更多开发资金,提高了国际国内知名度和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的力度。

  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闵行、虹桥、漕河泾开发区相比,浦东几个开发区的动迁成本、基础设施建造成本等都有所提高。匡算下来,1平方公里开发成本达到7-8亿元。也就是说,开发的成本是每平米100美金。当时,浦东新区向金桥公司下达任务书,要求金桥每年完成2平方公里的开发,并要求签下协议文本。这个铁板钉钉、后墙不倒的任务,对于金桥开发公司首任总经理来说,压力山大。第一,金桥以工业开发为主,开发成本大于工业地区销售收入;第二,八十年代时国内开发区包括上海的闵行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等都有政府部门的税收返回,而当年的浦东对金桥工业园区没有实行税收返还,至少是前5年没有税收返还。金桥开发公司与王新奎、王战等著名专家反复研究后认为,浦东新区应当探索“滚动开发”的模式,即以前一期的一部分税收返还到后一期的土地开发中去,推进开发区的持续开发和建设。金桥开发区实行的“滚动开发”,是浦东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创新。在那个“创业为魄,创新为魂”的年代,处处充满创新机会,时时见证创新精神。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创新精神,金桥开发公司成立后5年内的累计税、利达到了24亿元。

  亲历者简介

  朱晓明,1947年生。1990年7月起,历任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外经贸委(市外资委)主任,市外经贸工作党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本文节选自《奇迹:浦东早期开发亲历者说》,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